海陵试验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
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2024年以来,我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海陵试验区党工委、区管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较好地完成了法治建设工作任务,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工作职责
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我局依法成立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组长全面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调度,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法治政府建设具体工作。
二、加强普法宣传力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合“三会一课”活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学习内容,利用干部网络学院、学法考试系统、“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广泛开展学习宣传。二是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坚持高标准抓实理论学习,进一步筑牢绝对忠诚思想根基。三是充分利用自媒体、广场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利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三、加强应急管理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应急管理执法检查
(一)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区党工委、区管委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区党工委、区管委领导班子会议和安全生产季度会议,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点工作。在全区各类会议、教育培训上,先后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重大事故、广东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5.1”塌方灾害、陕西商洛市柞水县境内一高速公路桥梁“7.20”重大垮塌事故等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经统计,今年以来,区党工委、区管委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9次,召开安全生产季度会议4次,区领导带队开展各类安全生产督查检查18次。二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海陵试验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海陵试验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与各部门单位签订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各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责任,同时按照“业务相近”原则坚持不断厘清各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三是加强宣传,提升安全意识。区安委办积极开展好今年6月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通过集中宣讲、培训辅导、展览展示等形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标语横幅、户外电子屏等途径,广泛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安全生产法》和《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宣传普及群众性的自防、自救、互救及逃生知识,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安全生产月”期间,我区共派发各类宣传资料1万多份,举办咨询活动7场,举办应急演练活动5场,覆盖群众8000千多人次。四是强化问题整改问效。针对省、市交办问题隐患加强督导督办,明确整改责任单位、措施、时限,督促及时消除隐患。五是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采用明查暗访、督查检查、双随机抽查等方式持续进行拉网式、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全面摸清辖区“九小场所”、企业、道路、学校、商贸综合体等人流密集区域安全底数。针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全面实行清单化管理和闭环式治理,逐一对账销号,动态清零。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已排查发现重大隐患10处,已完成整改10处,排查一般隐患1049处,全部整改到位。六是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消防安全方面:今年共高效处置火警46起,出动救援车辆290台次,出动消防指战员1548人次,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19人次,抢救财产损失16.53余万元。坚持聚焦医疗和养老机构、高层建筑、厂房和物流仓储场所等重点领域、关键部位,落实“导入式”、“蹲点式”全覆盖排查,扎实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今年来共检查社会单位686家次,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323处,临时查封7家,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2家。强化公安派出所“九小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开展“大扫除式”火灾隐患清理整治,今年来累计出动消防监督检查警力1372余人次,检查"九小场所"541余家,发现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232个,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232个,下达整改通知书232余份。烟花爆竹安全方面:重点对无证经营、销售伪劣烟花爆竹产品的商铺进行“地毯式”清理整治,对农村民房仓库非法存储烟花爆竹行为进行重点打击,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行为,做到接报一起,打击一起。今年以来共组织检查和联合专项检查40次,出动执法人员135人次,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行动6次,端掉非法储存烟花爆竹窝点2处,收缴非法经营烟花爆竹600余件。危险化学品安全方面:针对闸坡油、气库和全区各个煤气充气站、加油站等危化品经营、储存企业,重点对各企业销售、仓储、运输等环节进行了全面安全排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责令企业限期整改。截至目前,共出动人员118人次,检查危化品企业36间次,发现安全隐患47处,已全部整改完成。工贸行业安全方面:对全区船舶修造、涉氨制冷、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企业开展全面排查,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否严格落实“五带头”,特别对电气(焊)、热切割作业加强排查检查,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特种作业审批制度和安全管理规程。旅游安全方面:针对旅游景区开展全面督导检查,重点排查高风险旅游项目、涉水旅游项目、最大承载量和应急管理等安全管理情况,杜绝旅游项目带病经营。针对旅行社重点检查用车“五不租”,严禁带团到无人海岛、租用“三无”船只、到非正规浴场游泳等情况。规范旅行社租车合约,严禁租用无牌无证、带病运行的车辆,严禁超速、超载。并要求旅行社与客人签订出游合同,并为客人购买旅游安全责任险。针对星级饭店、旅游民宿的消防、食品安全、用气用电安全、应急措施和日常安全管理开展检查。据统计,共出动人员225人,检查旅游企业75家次,排查安全隐患12项,目前安全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三防工作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按照区党工委、区管委领导班子工作任务分工变动,适时调整了区三防指挥部及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成员;落实了我区的“三个联系”制度和AB角工作制度。同时调整好全区13宗主要水利工程防汛行政责任人、防汛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签订了责任书,并要求各成员单位要分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我区已根据责任人变化,完成了责任人管理系统信息的录入和核查更新。二是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我区重新修编《海陵试验区防风工作预案》,同时制订了《海陵区三防值班工作制度》、《海陵区三防单位联合值守工作制度》、《海陵区三防物资贮备和管理制度》、《海陵区三防办信息报送制度》。各行政村、自然村编制了“一页纸”预案,完成制作了《海陵区防汛隐患点分布及转移路线图》,落实了灾害预警责任人和应急避险联系人(三联系等),落实“四个一”机制以及气象信息员、灾情信息员等基层网格化管理。三是开展隐患排查,建立台帐,加强督查整改。我区组织各部门在汛期前、中期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建立了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台账。保证我区各项风险、隐患落实整改,并且不定期组织专项督查。全区完成水库检查11宗;检查5000亩以上堤围2座;检查水闸20座。全区完成防汛防台风主要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统计收集,全区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已落实整治措施5处,并建立防控监测长效机制;低洼地易发生内涝点1处,整治措施已落实1处;灾害易发区建筑工地14处,均已落实防控措施。全区完成防汛防台风重点防护对象统计收集,灾害易发区滨海浴场5处;灾害易发区渔排养殖场1处;国库渔船287艘,乡镇渔船1065艘。完成统计收集全区防汛防台风渔港、避护点、救灾物资仓库情况,全区避风渔港1个,避风水域面积达1.4平方千米。今年以来,发布三防预报预警信息2000多条,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11次,提升为Ⅲ级响应3次,提升为Ⅱ级响应3次,提升为Ⅰ级响应1次。
(三)防灾减灾救灾和森林防灭火工作情况。
一是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工作。为了提高全区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和能力,加强党员干部防火意识教育,特别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管控及看护人进行长期防火教育,我单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公众号等多种宣传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在墓地、寺庙、公园、学校附近、进山路口等地段设立防火知识专栏切实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防火教育警钟长鸣;多次组织全区应急管理培训班及在校园、社区、村委会等开展森林防火大讲堂,由专业消防队员现场讲解正确使用灭火设备知识、森林火灾扑救注意事项和自救防护常识。并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3.23世界气象日、10.13国际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组织职工走上大街向过往行人发放《海陵区公共应急宣传资料系列》(自然灾害编)等宣传小册子。到目前止,累计组织应急管理培训10次,开展森林防火大讲堂30余场、发放宣传画册60000多份。二是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我区依托联防、消防、公安、建设执法、武装部等部门有战斗力人员组建了区应急救援队伍,按照网格化管理建立5个分队。印发了《海陵试验区应对自然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方案》,成立了应对自然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并对职责分工作了规定。以村委会(社区)为单位,以聘用33名的生态护林员为基础,选用思想觉悟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基干民兵和年轻党员,建立村级森林防火群防队伍。综合运用“广东省森林防灭火调度系统”、“综合风险报灾平台”等平台,加强火情监测,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目前我区避护场所34处,避护场总容纳人数20165人;区和镇级防灾救灾仓库各1处、村(社区)级防灾救灾仓库24处。三是积极推进综合减灾“十有建设”。目前,我区完成十个有建设验收的村委会共8个(山白、新盐、白蒲、北汀、北洋、北极、双丰、石塘)。
(四)应急处置和物资管理工作情况。
一是完善机制,修编应急预案。按照区党工委、区管委领导班子工作任务分工变动,适时调整了区应急委成员。重新修编了《海陵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二是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理能力。为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与配合,形成了制度化、自觉化、共力联动化,我区积极开展各项应急演练。今年来,组织了我区综合应急演练、三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森林火灾扑救演练,以及我区各部门组织开展的休闲渔船海上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防台风海上作业人员转移上岸演练、海上救援相关演练等相关演练,使我区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三是加强物资管理。设置了3个专用仓库,指定了专人负责,进一步加强了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对应急物资实行严格管理。及时补充防洪编织袋、防汛帐篷、橡皮艇、救生衣、照明设备、便携式抽水机等多类防汛应急抢险救援物资;合理安排储备布局和方式,做好物资调运准备工作。
四、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法制工作专职专业人员。我局机关干部中缺乏法律科班出身的,会普法的干部。二是经费保障不够。我局监管全区安全生产、三防及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监管职能范围广,管辖覆盖面积大,经费不足,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五、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全面打造高素质执法队伍。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坚持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实现学习教育经常化;切实提升一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执法、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
(二)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强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规范,以规范行政处罚权、自由裁量权为重点,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提高办案质量和效能。
(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继续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加强组织三防实战演练。
粤ICP备2021014343号
网站标识码:4417900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