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南海一号”沉睡800年后与观众见面 -海陵试验区政务网站
您好,欢迎访问海陵试验区政务网站!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无障碍| 适老版
今天是:
商船“南海一号”沉睡800年后与观众见面
编辑日期:2009/12/30 00:00:00     来源: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卡发试验区    阅读次数:-      [ 关 闭 ]

新华网广州12月2日电 (记者黄浩苑)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2日开始试开馆迎客,沉睡八百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终于和观众见面。

试开放期间,博物馆将对设备运营、人员服务、安保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检查调试,博物馆将于12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地处广东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总体布局是背山面海,由北向南展开。据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马洪藻介绍,耗资2亿多元打造博物馆,是为“南海一号”专门设计建造。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9409平方米,分为观众开放区和设备功能研究区两大区域。博物馆以中国海洋文明史和海上贸易史为主线,通过文献、图片和文物等方式立体呈现中国水下考古作业的发展历程和考古成果。

博物馆最大的三号宫是“南海一号”存放地。其主体是一个巨型12米水深玻璃缸体,水质、温度及环境都与沉船所在的海底环境一样,因而得名“水晶宫”。在水晶宫中,公众可以看到存放“南海一号”的钢制“沉井”。

据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魏峻介绍,从9月份的试掘情况看,“南海一号”在沉箱中的位置居正,船体木质结构没有被碳化,保存完好。

水晶宫特别建造了两条长60米宽40米的水下观光走廊,观众可以通过水下观光走廊亲眼看到“南海一号”沉箱的水下剖面。张万星说,博物馆将开放水下考古工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观众能看到“南海一号”在海底的原始地貌、沉船状况和考古工作人员进行水下考古作业的情景。

“南海一号”出土的文物存放于六号宫内,以瓷器为主,汇聚了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福建瓷灶窑、福建义窑、浙江龙泉窑等中国古代名窑的制品。“南海一号”还出土了许多金银铜器、钱币、石雕等手工艺品,估计沉船中的文物共有上万件。

据魏峻介绍,“南海一号”的再次开掘估计需要一年的时间。“不管是整体打捞,还是在博物馆中的水下作业,在技术上世界上还没有先例,很多技术问题需要分析论证。”

Copyright © 2014 海陵岛政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阳江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 主办 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电子政务中心 管理维护 电话: 0662-3890040 0662-3800009
  粤ICP备2021014343号     网站标识码:44179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