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022年第九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在海陵岛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20名水下考古人员将在这里接受为期45天的集训,培训主要内容为潜水技术和水下考古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在海陵岛的培训是本次培训班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学员们还会去福建漳州进行水下考古实习培训。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本次培训班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承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协办,20名学员都是来自国内各文博考古机构,大多是硕士、博士学历,有考古、海洋物理、博物馆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也有长期奋战考古一线的业务人员,还有具备丰富涉水作业经验的技术人员,都是经过严格筛选,最终获得培训资格的佼佼者,其中有2名学员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馆员。
唐炜介绍,今年4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水下考古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水下考古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也成为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将水下考古列入了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已经与4所高校签约合作培养水下考古博士。
来自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的学员岳超龙表示,自1987年至今,中国水下考古走过了35载春秋,在人才培养方面经历了从送出去到请进来,再到形成独立自主培训体系的过程。作为中国水下考古的准从业者,每位学员都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力争学有所成、学有所悟,练就过硬本领,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所所长孙键,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骁婷等出席开班仪式。
粤ICP备2021014343号
网站标识码:4417900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