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养五宜
一宜少出汗
冬主闭藏,宜敛阳护阴。汗为阴津,汗多会伤阴,大汗则亡阳。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也不可过暖,尤忌厚衣重裘,暴暖大汗。
二宜健脚板
健脚即健身。应经常保持脚部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用温热水洗脚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很重要。
睡觉前,先用温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除了能御寒保暖外,还有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病症的作用。
三宜调精神
中医认为冬季是饮食进补的最好季节。冬季食补应注意营养的全面搭配和平衡吸收。阴气不足者,则宜食鸭肉、鹅肉。鸭肉性甘寒,有益阴养胃、补肾消肿、化痰止咳的作用。
冬天改变情绪的最佳方法是活动,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四宜晒阳光
中医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特别是冬季,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顺应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曹慈山《老老恒言》:“背日光而坐,列子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明确提出了“负日之喧”的健身养生作用及科学原理。
五宜调养粥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冬季喉疾的食疗推荐
喉疾是指咽喉部干燥、发痒、灼热、微痛,或咽喉部充血、肿大、声音嘶哑和咯痰不止。通常采用饮食疗法便可治愈,推荐以下几则食疗方:
百合雪梨汤
配料:百合10克、雪梨1个、冰糖30克。
方法:将削皮去核后的雪梨切成小块,与百合、冰糖共置碗内,加少许水,放入蒸锅蒸1小时左右,吃梨喝汤,每日1次。
功效:本方对咽喉部干燥、发痒、微痛有显著效果。
麦冬绿豆饮
配料:麦冬10克,绿豆、蜂蜜各30克。
方法:将绿豆、麦冬洗净后一起入锅,加水用文火炖1小时左右。待绿豆酥烂时离火,趁热加入蜂蜜,搅匀后喝汤食豆,每日1剂,连服数日。
功效:本方对喉部干燥、灼热、声音嘶哑有良效。
鱼腥草猪肺汤
配料:猪肺200克,鲜鱼腥草30克,大枣5个,食盐、味精适量。
方法:先将猪肺用清水反复漂洗干净,挤干水后切成小块,再次洗净。鲜鱼腥草洗净切段。红枣去核,然后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用小火慢煮1小时。取出鱼腥草再煮10分钟,加入食盐、味精后即可出锅喝汤,每日1剂。
功效:本方对喉部充血、肿大疗效好。
桑菊杏仁饮
配料:桑叶、菊花、杏仁各10克,冰糖适量。
方法:将杏仁捣碎后与桑叶、菊花、冰糖共置保温瓶中,加沸水冲泡,闷15分钟后当茶频饮,每日1剂。
功效:本方对喉部发痒、微痛、咯痰有疗效。
粤ICP备2021014343号
网站标识码:4417900001
![]() |